仙乐飘飘的香港追梦之路
"香港的'港'是港口的意思,但这里远不只是货物贸易港。如果要我形容香港,我会说这里是艺术与文化的进出口城市,而且我相信香港音乐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内地以至全亚洲都有重要影响力。"
一个音乐人走遍世界,跟随挚爱落户香港,奉献努力与热诚,捉紧每一个机会,最终成功踏上香港电影金像奖舞台。
提到波多野裕介,大家想起的有音乐旋律,也有电影片段。他曾经为多部脍炙人口的大银幕作品配乐与作曲,其中代表作《七月与安生》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荣获12项提名,并为他赢得"最佳原创电影音乐"殊荣。波多野本人的故事与他所参与的电影一样精彩。他在美国出生,10岁回流日本,15岁移居马来西亚,两年后又再转往新加坡。 18岁时,他再次出发,前往澳洲,并在当地邂逅一生挚爱,最后更决定跟随她来到香港。
公平竞争的国际化环境
"2011年刚来到香港时,我没有工作,当时不过是抱着尝试的心态,结果一个月后我就找到了工作,成为全职音乐人。" 波多野谦称自己的成功不过是靠运气,他分享道:"我会演奏,也会作曲,加上日本人的身份,当时在香港这样的人不多,所以我很幸运可以得到很多机会,认识到很多导演、监制和演员。" 对波多野来说,香港政府对艺术工作,尤其是电影与音乐行业的大力支持,也是他和香港电影业可以一起迈步向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波多野表示如果他留在日本,事业发展的步伐未必会这么快。 "如果没有来香港,我的事业发展可能会完全不一样。日本文化讲究论资排辈,年青一辈往往只能等。不过香港不同,只要有能力,就会有机会。"
而且波多野认为,香港提供的机遇不仅限于香港本地,而是跨地域的。香港邻近广州等大湾区城市,受惠于区内的艺术文化发展与多元化的表演场地,加上香港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频繁,有助艺术工作者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展示作品。
丰富多彩的在地生活
波多野在港努力发展音乐事业的同时,也不忘融入本地、享受生活。居港11年,他俨然已经是半个本地人,对茶餐厅文化了如指掌,最近就迷上了"黯然销魂饭(叉烧煎蛋饭)",闲时还会到大尾笃游山玩水。本地的美食及氛围令他更放松投入工作。目前他正专注于来自香港及日本的音乐项目。他期待未来能够透过音乐,促进香港、日本及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文化交流。
当问到对初来报到的年青人有什么建议时,波多野鼓励大家把握每一个机会,他认为对年青人而言,机会的数量比质量更为重要,因为只要有机会,就可以累积经验,并跳出舒适圈。他对正考虑闯港发展人的说:"别急着说不,先试试看吧。"
小档案
- 波多野裕介2011年到香港,最初在酒店演奏钢琴,至今已成为知名的作曲家、编曲家及表演者。
- 2017年,波多野凭《幸运是我》、《七月与安生》及《一念无明》入围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,最终凭《七月与安生》赢得"最佳原创电影音乐"奖。